首页 > 新闻媒体 > 甲子光年 > 详情
对话印象笔记CEO唐毅:不管砸多少钱,纯软件市场的垄断很难形成|甲子光年

过去五年,是中国协同文档赛道最热闹的五年。

一方面,老牌的软件厂商在跟随着云计算的技术发展,加速云化,致力于打造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;另一方面,印象笔记、石墨文档等新生的SaaS公司们拔地而起,依靠轻便的服务在C端持续赢得用户声量,并开始陆续瞄准B端市场寻找第二增长点。

市场情况愈演愈烈,互联网大厂也看准了这块的机会,将文档协同作为移动办公平台的基础产品不断发力,飞书文档、钉钉文档和腾讯文档不断迭代,试图在这块蛋糕争夺战中分得一杯羹。

大家都朝着颠覆前浪的目标前进,试图定义下一代的文档工具。

印象笔记属于新生公司中自带“光环”的存在,其脱胎于硅谷明星公司Evernote,后者于近日被意大利移动开发商Bending Spoons收购,发展可以追溯到2008年。在2018年6月,印象笔记中国团队完成了重组,国内团队拥有了实际控制权,正式成为由一家中方控股的的软件公司。重组后,美国Evernote目前只是印象笔记的股东之一,这次收购对公司发展没有影响。

之后,公司终于放开手脚,开始正式针对中国市场重新搭建技术架构、优化产品、梳理企业核心战略,并在发展中开始尝试突破出生时自带的纯to C笔记工具的光环,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多元探索,尤其在to B路上寻找新的机会。

公司的一系列动作包含:

  • 在C端产品方面,公司在持续扩充印象App家族,推出了一系列的独立App,包括管理日程的“印象时间”,展示收藏内容的“收藏家”等;
  • 在B端,公司2020年8月正式推出独立的印象团队App;并在2021年底,进行了全新战略及产品生态的升级,宣布印象笔记由工具性质的“第二大脑”,升级为为用户提供模块化、自动化和可协作的 All-in-One 信息服务平台,其中,Verse是同时服务to C和to B的平台级产品;今年,公司升级了B端产品和服务,新的印象TEAMS已全面上线。

本次,「甲子光年」对话了印象笔记CEO唐毅,谈谈在2022年这个关键节点,这家公司如何看待日益拥挤的协同赛道,以及印象笔记一系列打法背后的核心思考。

1.谈产品:多元化和简化

甲子光年:之前,你提到过公司正在为IPO进行准备,现在进度如何?

唐毅:我们正在瞄准国内的资本市场,按部就班的推进准备工作,同时内部也在考虑和评估要不要在IPO之前再做一轮融资。

甲子光年:去年一系列动作之后,今年在业务层面,印象笔记主要在哪些方面有了新的进展?

唐毅:产品层面,去年发布会上,我们推出的印象时间、收藏家、印象人脉、印象TEAMS以及Verse等多款新产品都已经陆续交付。目前,在to B的产品上,在印象TEAMS的基础上,我们正在打造一款更加符合不同B端用户多场景需求的多功能产品,预计明年第一季度会正式发布。软硬一体依旧是公司当下的发力方向之一,具体新的动作会在明年正式公开。

能力层面,一方面,全面加强了印象笔记在各个产品、各个信息获取路径上的体验,着重强调“剪藏”作为用户体验信息开端的重要性,同时对“剪藏®”进行了全面的智能化升级;此外,我们进一步加强了AI和搜索能力,之后也会推出一系列智能技术相融合的产品。

甲子光年:之前你提到,团队对印象笔记App的功能添加会非常克制,因为这个主平台并不能变得过于“臃肿”,但我们关注到公司不断推出硬件产品和功能,这是矛盾的吗?

唐毅:这两者之间统一性多于矛盾,多元化不一定就意味着“不精”,企业可以做的大而全,也可以精。比如微软的产品就很丰富,既能够一揽子交付,产品之间协作性也很强,就是一个典型的兼具便利性和多场景统一性的示范,我们也希望做到这样,接下来也会继续通过账户体系的便利性继续加强全平台的能力。

这些并不代表在用单点工具的时候,产品可以“不精”。不论是C端还是B端,产品在场景中的使用一定要顺畅舒服,这是前提,这个过程中,再去推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软件。所以在印象笔记这款核心的笔记App上,我们依旧会做轻,让用户在这个场景的需求用这一个产品就能解决,之后再去集合其他产品满足用户更深入的多元需求。此外,硬件产品方面,我们依旧围绕着核心知识硬件来做,来颠覆下一代的记录体验,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。

也正是因为我们在一些单点上“做的精”,才能够把这些单点工具连接到统一的平台上去,保证了平台的完整性和统一性。

甲子光年: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横向多元的发展路径?

唐毅:这种多元化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,虽然此前表现的并不明显,但随着大量的美国SaaS创业公司获得一定成功之后,大家也都在慢慢开始对标微软,走更丰富的路。

以前,美国市场to B产品大多发展路径都是扎根垂直的场景,解决某个细分的需求,工具和工具之间通过API达成一系列的协作,但慢慢的,也会发现,当它们在一个独立的场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,特别是进入B端市场之后,也会不断的围绕多元化的横向路径来发展。比如微软就推出了一系列SaaS工具产品,所以大家都在更深入基于C端用户和B端用户的需求,打造一个更简便、统一、完整的知识管理平台,这种融合的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明确。

这也是全球市场的一个发展趋势,大家都在围绕更真实的企业需求进行产品的调整,接下来,厂商们选择的发展方向都是在相对比较深入的场景上,有一个更完整的解决方案。

甲子光年:为什么企业用户对“统一性”的需求是一种趋势?

唐毅:知识管理工具类产品,依靠产品+模板+教程+社区这套模式已经在全球市场形成了一套比较标准的PLG(产品驱动增长)增长模式,中国也不例外。这种软件的增长模式和很多硬件工具增长模式没什么不一样,比如无人机的粉丝也会很关注教程、社区,这套模式在很多产品上同样适用。

此前中美市场PLG模式落地程度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在B端的采购流程上两地的市场差异。但近年,随着国外的经济下行,美国企业也在缩减一些工具预算,尤其是员工个人采购的预算,这将倒逼企业服务市场需求端向综合统一的需求方向演变。

不管是C端还是B端用户,都对统一性、便利性的追求更加明确,厂商也有机会增加服务用户的范畴。

2.谈发展:to C和to B 如何兼得?

甲子光年:to C和to B这两种模式并行在美国可以实现自然而然的渐进式增长,在中国市场背景不一样,可以行的通吗?

唐毅:在to B和to C是否分开来看这个问题上,我们内部有一些自己视角的观察。

虽然SaaS发端于美国,但在我看来,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,C和B之间的融合已经是事实。尤其是美国市场,一直就融合的很好。

在国外,一些早期最终用户体验做得好的、获得C端掌声的企业,在转而开辟B端市场的时候,也会面临着一些to B市场的考验,比如需要符合企业业务作业流程、提升个性化的服务能力等。在中国,由于本土市场的差异性,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诉求比国外更广泛,这意味着产品的服务能力一定要到位。

印象笔记一直有一个非常良好的C端用户口碑,之后,通过矩阵式的产品搭建,我们开始不断向用户提供更综合的、连带价值更高的服务,并且能让用户通过超级会员的订阅形式享受到这种连带价值,这是我们多元化的基础和前提。

“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”,这也是行业的一个趋势,不管是C端用户还是B端用户,都希望一个平台来满足自己多样的要求。

甲子光年:我们怎么做到to B和to C业务的这种“融合”?

唐毅:过去几年,我们的产品在不断地延展,用户不仅有知识工作者和专业工作者等个人用户,还有许多企业用户。随着我们整个“信息处理平台”的核心定位,产品在不断延展的过程中,C端到B端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一个内生性过程,没有一个绝对的分野。所以我们内部没有把to B和to C分割成两面来看,在研发与市场层面也融合的相对较好。

我们的优势是,以信息为核心的产品矩阵,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融汇在一起,通过“一朵云一套账户体系”的多平台协同联动模式,随时随地担任个人的信息助手,帮助C端用户进行融合的知识管理,同时还能充当B端用户的统一生产力平台。

甲子光年:有观点认为,”PLG模式在文档协同行业to B路上不是愿意不愿意,而是能不能的问题”,你怎么看?

唐毅:PLG和SLG(销售驱动增长)并不矛盾,从产品体验和服务形式上来看,这本质上是一件事,C端你服务的是一个人,B端你服务的还是团队里的每一个个人,本质依旧是最终用户至上。这一点,不管是做CRM的还是做协同工具的,或是做企业生产力平台的,都是必须要做好的。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,有的销售做得重一些,有的轻一些。

不论最终做采购决策的人是一个机构还是一个人,产品体验做扎实是前提。把产品做好之后,能多大程度上依靠产品自身去撬动增长就是企业自身的功力了。

当然,也不能完全依赖产品增长,早期可以这么做,到后期依旧需要借助专业的销售和渠道来规划整体的发展之路,这是个“度”的问题。美国很多SaaS公司从C向B转型,销售流程需求一点都不比中国大企业少,到了某个阶段一定需要PLG+SLG结合起来,这要结合不同行业、不同工具、不同需求属性来看。比如在中国,央企、国企、民企的需求情况就截然不同,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合规要求不同,需求也不一样。这个“度”需要企业结合不同的环境自己来把控。

国外市场,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变化,服务和销售也在整个to B赛道变得越来越重要,即使是明星的C端初创企业也必须要加强服务才能取得更好的进展。Atlassian最早就是依靠C端的口碑效应,但之后也建立了大量的销售团队和支持团队,基本上没有公司是纯PLG模式,都是需要结合不同程度的销售进行发展。

甲子光年:在这种PLG+SLG的结合上,我们是怎么实践的?

唐毅:要做to B的市场,不仅需要适应用户需求,适应用户的采购流程,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部署服务,以及售后的服务,这些是标准配置。同时,技术上也要有变化,我们的核心有三:一个泛在的信息助手,一个可以个性化的融合知识管理系统,一个统一的协同性生产力平台,以此来结合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相对比较标准化的部署。

底层技术方面,印象笔记的整体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是一个C和B的通用平台,比如人工智能的能力、信息处理能力等都是通用的,只是在to B的产品上会有相应的一些技术特性变化,在销售和服务过程中要对接不同的团队。

在市场方面,我们也比较谨慎,2022年才开始专门针对to B市场的销售团队逐步建设,明年我们会持续不断的投入到to B的销售和服务当中。

甲子光年:今年公司的营收和用户量增长情况如何?

唐毅:在核心产品持续迭代优化、新产品陆续推出后,用户增长和收入进一步加速。总体新用户增速接近2021年的2倍;在今年的复杂经济环境下,收入增长良好。

印象笔记核心产品的付费用户数量持续健康增长,部分新产品推出独立会员后,增长势头强劲,转化率普遍远超国内同类产品。去年底为满足用户一步解锁矩阵产品全部高级权益、推出“超级会员”后,付费用户数量和占比都有进一步大幅提升。

甲子光年:接下来,公司会考虑出海发展吗?

唐毅:出海方面,印象笔记的笔记产品不会出海之外,其他的矩阵App和智能硬件都可以出海。

印象笔记的目标是扎根中国,面向全球,接下来也将开启出海计划。我们希望接下来能够更成功的服务更广阔的市场。

3.谈市场:纯软件市场的垄断很难形成,健康的发展是关键

甲子光年:以前互联网创业有一个说法是:大厂下场,一个赛道就没机会了,协同文档这个赛道也会这样吗?怎么看待飞书等产品动作,以及金山文档等传统软件公司带来的市场压力?

唐毅:虽然市场玩家不少,但我们看到很多用户的反馈,有很多需求尚未被满足,尤其是不同行业、不同职能都没有满足到。我认为,在企业端,不管你投入多少,纯软件市场的垄断很难形成。比如,微软在大型软件上就没有那么强的垄断属性,以前微软office的垄断属性很大程度上也需要依靠设备的强绑定。当然逻辑上,大规模的亏损性投入可以占更多的市场份额,但企业的需求差异性巨大,空间也巨大。

to B公司在这个过程中,只要把握好一个边界,在生产力平台的产品方面尽量做的更统一,更完整就行。我们把自己就定义为管人脉、管时间、管信息,但是我们不做招聘,不做财务。确实也会发现存在很多新的用户需求的洼地,这是大厂并不能很好满足的地方。

此外,创业公司很难像大厂一样能够持续进行亏损性的投资,财务指标的健康性在当下是公司发展关键。所以,这个过程中,我们觉得扎根C,然后放眼B对印象笔记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策略,我们也完全没有看到B端的天花板。

to B的业务需要通过长期服务好用户,不断让用户续约才能获得长远价值,体现在企业侧是能帮助他们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或者增加收入,它不是一个亏钱占领市场的互联网逻辑,如果有厂商愿意不计代价去推一些协同性的概念,反而是个好事,相当于更快的完成了市场教育的过程,之后,究竟谁能完成用户的实际需求就是大家真正比拼实力的时候。

甲子光年:这种比拼实力的过程中,一家to C起家的公司怎么做好to B产品?

唐毅:虽然印象笔记是以C端产品起家,但我们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有丰富的to B经验,包括我自己。所以在B端产品的销售、服务和流程上,我们能够快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升级迭代,也能更好的把握产品投入“度”。

过程中,需要把握的核心关键就是“效率”——不能像大厂一样猛砸钱做市场,而是要关注服务效率、销售效率和工程实施效率,一味的拿单,不管是小厂大厂都能被拖死,财务指标也没法看。

甲子光年:今年整个SaaS行业都处于低点状态,你有感受到吗?除了大环境之外,你觉得为什么协同文档的企业会走到这个局面?

唐毅:今年整个市场处于“潮水退去,泥沙俱下”这样一种情况。但我并不是一种悲观的态度。

很多美股市场的SaaS公司估值调整都非常的剧烈,仔细看其中原因,显然既有整体潮水的问题,即美元加息带来的影响,也有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问题,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上市的SaaS企业都不能实现盈利。

所以整个行业开始回到本质,考验的是企业自身的内生增长能力和盈利能力,谈行业不能回避这个问题,这个情况在中美市场都一致。从这个问题上看,我们自己一直把握着经营的底线,这对我们而言反而是个机会。

甲子光年:未来行业格局会怎么演变?

唐毅:总体的趋势上来看,我其实希望中国的厂商更多的去思考,怎么样真正的往竞合的方向走。这个发展路上,一定会有中国品牌有机会成为下一代的微软,来通过统一的协同生产力平台,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。

未来,市场空间还很大,服务好用户是最根本的,有比较完整解决方案能力的厂商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大的机会。

报道来源:甲子光年

使用印象笔记

高效记录一切

使用印象笔记 高效记录一切

支持所有设备,随时随地保持高效